🚨
新生儿急救知识
0-6个月新生儿急救知识:关键时刻的生命守护
新生儿急救知识是每个照护者的必备技能。0-6个月的宝宝生理机能尚未成熟,面对紧急情况时反应时间至关重要。掌握科学的急救方法,不仅能在危急时刻挽救生命,更能为等待专业医疗救援争取宝贵时间。
⚠️
重要声明
本指南提供的急救知识仅供紧急情况下的临时处理,不能替代专业医疗救治。任何紧急情况都应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,并尽快送医院治疗。建议所有照护者参加正规的婴儿急救培训课程。
🫁 呼吸道急救
窒息急救处理
🍼 呛奶窒息急救
判断标准
- • 突然停止呼吸或呼吸困难
- • 面色青紫,尤其是嘴唇周围
- • 无法发出声音或哭声微弱
- • 身体僵硬或软瘫
急救步骤
- 1. 体位调整:
- - 将宝宝脸朝下放在前臂上
- - 头部低于胸部,支撑下颌
- - 或平躺后将头偏向一侧
- 2. 背部拍击:
- - 用手掌根部拍击背部
- - 位置在两肩胛骨之间
- - 连续拍击5次,力度适中
- 3. 检查清理:
- - 翻转宝宝检查口腔
- - 用手指清除可见异物
- - 避免盲目挖取
- 4. 胸部按压:
- - 如仍无效,进行胸部按压
- - 两指放在胸骨下半部
- - 按压深度约1.5厘米
🧸 异物窒息急救
常见异物
- • 小玩具零件
- • 食物颗粒(3个月后)
- • 纽扣、硬币
- • 毛绒玩具碎屑
急救原则
- • 快速行动:黄金4分钟内处理
- • 正确体位:头低脚高利于异物排出
- • 适度力量:避免过度用力伤害
- • 持续观察:密切观察呼吸变化
禁忌动作
- • ❌ 不要倒提双脚拍打
- • ❌ 不要盲目用手抠挖
- • ❌ 不要给意识不清者喂水
- • ❌ 不要放弃继续急救
💓 心肺复苏术
婴儿心肺复苏(CPR)
适用情况
- • 无反应且无正常呼吸
- • 脉搏微弱或无法触及
- • 面色青紫或苍白
- • 意识丧失
- • 溺水后心跳停止
- • 严重创伤导致休克
- • 电击伤后心律不齐
- • 药物中毒反应
👀
检查反应
意识检查:
- • 轻拍脚底或肩膀
- • 大声呼唤宝宝名字
- • 观察是否有反应
- • 检查时间不超过10秒
呼吸检查:
- • 观察胸部起伏
- • 聆听呼吸声音
- • 感受气流流动
- • 检查时间不超过10秒
👋
胸外按压
手法要点:
- • 用两个手指按压
- • 位置:乳头连线下方
- • 深度:胸廓厚度1/3
- • 频率:100-120次/分钟
按压技巧:
- • 垂直向下按压
- • 完全放松让胸廓回弹
- • 按压与放松时间相等
- • 连续按压30次
💨
人工呼吸
操作方法:
- • 开放气道:仰头抬颏
- • 密封口鼻:完全覆盖
- • 缓慢吹气:1秒钟吹气
- • 观察胸廓:确认起伏
注意事项:
- • 气量适中,避免过大
- • 连续给予2次人工呼吸
- • 每次吹气后移开让其呼出
- • 按压呼吸比例30:2
🔄 CPR循环流程
循环顺序:胸外按压30次 → 人工呼吸2次 → 重复循环
持续时间:每个循环约2分钟,持续至专业救援到达
效果评估:每2分钟检查一次脉搏和呼吸,观察意识恢复情况
🌡️ 发热急救处理
高热紧急处理
体温分级与处理
低热(37.3-38.0°C)
- • 观察精神状态
- • 适当减少衣物
- • 增加液体摄入
- • 监测体温变化
中热(38.1-39.0°C)
- • 物理降温措施
- • 温水擦拭身体
- • 保持环境通风
- • 及时联系医生
高热(39.1°C以上)
- • 立即物理降温
- • 紧急就医
- • 预防热性惊厥
- • 密切监护
物理降温方法
环境调节
- • 室温调至22-24°C
- • 开窗通风或使用风扇
- • 减少衣物和包被
- • 避免过度保温
温水擦浴
- • 水温32-34°C
- • 擦拭四肢和躯干
- • 避开胸前和腹部
- • 每次10-15分钟
禁用方法
- • ❌ 酒精擦拭(会中毒)
- • ❌ 冰水降温(易休克)
- • ❌ 捂汗退热(危险)
- • ❌ 成人退烧药
🩸 外伤急救处理
出血处理
止血方法
- 1. 直接按压:用清洁纱布或布料直接压迫出血点
- 2. 抬高患肢:将出血部位抬高于心脏水平
- 3. 压迫止血:在近心端动脉处按压
- 4. 包扎固定:用绷带适度包扎固定
伤口处理
- • 清洁双手后处理伤口
- • 清除表面污物和异物
- • 用生理盐水冲洗伤口
- • 涂抹碘伏消毒
- • 覆盖无菌纱布
特殊外伤处理
头部外伤
- • 保持头部制动,避免摇晃
- • 观察意识状态变化
- • 注意是否有呕吐现象
- • 立即送医院检查
骨折处理
- • 不要移动受伤部位
- • 用硬板或书本临时固定
- • 固定时包括上下关节
- • 注意血液循环
烧烫伤处理
- • 立即用凉水冲洗15-20分钟
- • 脱除烫伤部位衣物
- • 覆盖清洁湿润敷料
- • 切勿涂抹牙膏等物质
📞 急救联系与准备
紧急联系信息
🚑
急救电话
120
🚓
报警电话
110
🔥
消防电话
119
☎️
中毒救治
010-83163338
个人联系信息
儿科医生:_______________
家庭医生:_______________
最近医院:_______________
紧急联系人:_____________
急救包准备
基础器材
- □ 数字体温计
- □ 医用剪刀
- □ 镊子
- □ 一次性手套
- □ 手电筒
敷料用品
- □ 无菌纱布
- □ 医用胶带
- □ 弹性绷带
- □ 创可贴
- □ 三角巾
药品用品
- □ 碘伏消毒液
- □ 生理盐水
- □ 烫伤膏
- □ 退热贴
- □ 紧急药物(医生处方)
💡
急救黄金原则
- 保持冷静:冷静判断才能正确急救
- 快速行动:把握黄金救援时间
- 正确操作:按规范流程进行急救
- 及时求助:立即拨打急救电话
- 持续监护:密切观察生命体征
- 专业移交:将情况详细告知医护人员
- 定期学习:参加专业急救培训
- 预防为主:做好安全防护工作
学会急救,守护生命
急救知识是保护宝宝生命安全的重要技能。虽然我们希望永远不需要用到这些知识,但掌握正确的急救方法能让我们在关键时刻成为宝宝的生命守护者。建议所有照护者定期参加专业培训,熟练掌握急救技能。